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报志愿时,千万不要轻易屈服于父母的意志

2017-06-20 分享经验的 大学声


还有两三天,全国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成绩就将公布,相信现在绝大多数的考生的心理都是忐忑不安的。

 

回想起当年你高考报志愿的过程,你有哪些经验?哪些遗憾?

 

假如把你穿越回报志愿前一天,和那时的你谈谈心,你会跟他/她说些什么?


陈大夫想跟2005年的自己,也想跟2017年参加高考的所有考生说一句:

 

高考志愿一定要自己选,在自己的意见和父母相背时,千万不要轻易屈服于父母的意志。

 

九成以上的考生家长

根本不懂该怎么报高考志愿


在陈大夫高考的时候,高考报志愿还是一件主要靠经验的事情,有两条能够作为衡量标准的锚线(一本线,二本线),各高校之间的水平序列也基本稳定。

 

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根据前3-5年大概高出一本/二本线多少分就能基本估算出来,某些一流高校偶发一两次大幅偏离期望值的情况,还能成为报纸头条的大新闻。

 

那时,考生家长根据从自己的亲戚同事,以及高中老师那里道听途说来的一些零散的信息,还能给你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虽然还是不靠谱的时候居多)。

 

今天的高考报志愿,早就不是我们父母印象中的那个样子了。


(来源:凤凰网)


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行业,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全面变革之中,各地高考招生的规则,以及相当一批国内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都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大类招生、通识教育、平行志愿、本科招生合并批次......这些高考招生中出现的新事物,大多几年前还不存在或未被人所知,而在今天则成了高等教育领域讨论最热的话题,并且已经深刻地改变了高考报考的规则和程序。

 

实际上九成以上的考生家长根本不懂该怎么报志愿,考生本人刚高考完的时候大多数也不懂;

 

但我们愿意承认自己不懂,而家长们就未必了。


 (来源:福建高考)


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的理念,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刻板印象造成干扰。而考生家长大都是40多岁的中年人,往往对自己二三十年的社会经验有种蜜汁自信,你都没法给他纠正。

 

直到今天,还有不少考生家长抱着“网上的玩意都是瞎扯的信不过,报志愿还是要听XX老师的”的观念。

 

实际上他们笃信的那些 “老师”“专家”以前拿来指导报考的那些以往经验,今天相当一部分已经和旧的招生制度一起被扫进了时代的垃圾堆。

 

当经验已经不管用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是忽悠了,毕竟他们很多吃高考这碗饭已经吃了十几年,你现在直接指出他们讲的那都是老黄历了,这不相当于是砸人饭碗吗?


(来源:齐鲁晚报)

 

今天的高考报考,考验的是你了解和理解新知识新概念的能力,以及应用新技术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想要完全搞懂上面这些概念每个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从你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这些新规则制定正确的报考策略,这件事已经超出了父母一代人的能力限度。

 

今年参加高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原住民95后考生,与他们跌跌撞撞踉跄进信息时代的的70后父母相比,我还是更相信前者做出正确选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比自己报错专业更痛苦的

是你妈给你报错了专业

 

你自己报错了专业或者学校,至少是自己作出的决定,你在承受决定带来的后果时,至少心态是坦然的。

 

在外人看来,不论是自己报错了,学校调剂的还是家长瞎报,客观结果不应该是差不多的吗?

 

但你经历过一次就明白了,真的完全不一样。

 

在《为什么大学生应该警惕咪蒙的毒鸡汤?》一文里,我曾经写到过:

 

“咪蒙说:“每个被专业调剂的学生都明白,学不喜欢的专业有多痛苦。”,但我知道,比学校随机调剂专业更痛苦的,是你妈给你选了个你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来源:网易校园)


当时我高考发挥失常了,于是之前准备的填报策略不得不全盘推翻重新选,而且选择面变得很窄。我选的第一志愿是福建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但我父母觉得福建太远,就不愿意让我去。

 

我爸妈知道我脾气倔,直接跟我说我不一定听,就把我快八十岁的奶奶搬出来了。

 

正好那段时间福建刮台风,福州地区遭灾挺严重死了一二十个人,还把福州对外交通的唯一一条铁路给淹了几个星期后才修通,我奶奶在新闻联播上看到后吓得不轻。

 

老太太跟我说这事时脸上惶恐的表情,好像她的大孙子去了胡建这种南蛮之地,说不定就会被隔壁广东佬逮去煲汤炖了一样。

 

最后我被我妈搬来的各路亲戚轮番来劝我的各种亲情攻势搞的烦不胜烦,直接举白旗投降:选志愿这件事你们愿怎么搞怎么搞,我不管了。



 

现在看来,这种态度一样是气头上的愚蠢决定,别人可以替你做决定,但决定带来的后果却只能由你自己承受。同学们千万不要学我。

 

然后我妈就替我报了和我家在同一座城市的某二本大学“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四个专业。

 

因为她年轻的时候搞过通信(就是下乡去铺设电话线),觉得和电有关的东西特别有意思,这几个专业在她眼里都是捣鼓电脑或者电器,属于差不多的玩意。

 

你还别笑,我当时高考志愿上就填的这四个专业,最终录取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来源:百度贴吧)


国内二三流大学的教育质量低劣,课程内容没营养浪费生命,老师士气低下上课如同梦游,学生一个月不想上课的时间超过三十天,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的。所以我在写今天高校里发生的类似这些事情的时候,是真的感同身受。

 

当时我就真的对于学习的兴趣降到了负数,考虑过无数次是不是要休学或退学。

 

直到毕业好几年后,自己开始做和教育相关的事情,和不少同学交谈过我才明白,原来实际上真的对自己的学校专业都非常满意的大学生只占极少数,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不如意。

 

而那些被父母硬逼着报了自己不喜欢的高校或者专业的孩子,在面临这些困难和不如意时,更难打起精神迎难而上,更容易自暴自弃。



 (来源:花瓣)


这个道理就像结婚一样,过来人都知道,有几对伴侣真的是从一开始就情投意合性格互补,从没红过脸的?

 

大家都是这么磕磕碰碰过来的,关键在于不断的互相妥协互相理解,这才是生活的真实状态。

 

而父母决定的包办婚姻,婚后不美满的几率远远大于自由结合,原因就在于结婚的时候就心有不甘不情愿,从一开始就不能坦然地面对,在婚姻关系遇到问题时,能不离不弃风雨同舟的可能性自然微乎其微。

 

而且结了婚不满意还可以随时离,而直到现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学生依然不能自由转专业,还有相当多的学校给转专业设置了“学分绩年级前10%才能转专业”这样的限制。

 

在我眼里,这样的规定就好像民政局规定“家庭美满模范夫妻才准许离婚”一样可笑。


国内高校对于学生转专业的限制,

就是典型逻辑自相矛盾的“二十二条军规”

(来源:百度)

 

轻易屈服于父母的意志,

反而可能会破坏你们的关系。


在很多家庭里,关于大学志愿的选择,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第一次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70后的父母很多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在生活方式和观念上,明显比他们之前的60后父母要开明许多,至少在吃什么玩什么这些小事上,往往都会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而很多同学就真得以为,这就是家庭里的开明民主了。

 

之前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种说法:“每年高考完都有一大批孩子猛然发觉,平时好像还不错的亲子关系只是看上去很美好。。。”我觉得深以为然,这就是我大学四年心态的真实写照。

 

反而是那些从一开始就对父母不抱任何希望的学生,到填志愿的时候往往更加清醒。没有希望,又何谈失望?

 

真民主还是假民主,遇到大事才能看清楚

(来源:中国收藏热线)


只有在无关痛痒的小事上讲民主的,永远都是假民主真独裁,这个道理不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上都适用。

 

和陈大夫当年一样,很多同学是在高考填志愿截止日午夜的失声痛哭里,从苦涩的泪水中了解到了中国式家庭关系的真相。

 

真的民主型的家长,越是关系重大的问题越会重视孩子自己的意见。

 

他们有时明明自己的看法和孩子相左,却不明白地提出反对,而是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讲述自己做出决定的逻辑,提出自己对于这种逻辑事实上或论证上的疑问,然后在讨论中达成一致。


(来源:时光网)

 

前段时间出去旅行,看到和我同行的一位年轻爸爸,不厌其烦地跟自己三四岁的儿子讲道理,跟他总结今天哪几个地方做的好,那几个地方还有需要改进之处,好的地方有奖赏,不好的地方要批评。


我当时就想:这样教育孩子,要不成功那才见鬼了。

 

可惜我在20岁之前,都从来没得到过他儿子四岁就习惯了的待遇,从来没人跟我讲过道理,问过我到底想要什么。

 

真正尊重你的家长,绝不会在高考选志愿这种人生转折点上,强行把方向盘从你手里夺走。这才是做父母的大智慧,但可惜中国大部分家长并不具备。


(来源:网易娱乐)

 

实际上高考过十年二十年以后回头看,当时少考了一二十分算什么?没考上自己目标的大学,又能有什么大不了的?

 

真正重要的,是你一直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任,一直不服输,一直在拼。能不能拼赢倒是次要的。

 

而那些在选择志愿时屈服于父母的意志的同学,失去的是在人生关键转折点上,可能是第一次真正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的机会。


(来源:百度)

 

就好像那些生活在包办婚姻围城里的人,经常会幻想:“假如我当年嫁了村头那个大个子小张,我可能就不用受这么多气了”一样,

 

我现在有时还会想起,假如我当年如愿以偿去了福建,我的人生会是怎样的?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将来都能不用经历这样的后悔。高考志愿要自己选,不要轻易屈从于父母的意见。



想了解更多有意思大学故事请点击



路边遇到老人摔倒,你敢扶吗?


2017年高考新增54所本专科高校一览,想做“黄埔一期”的同学注意了


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是不是应该直接开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参与高考志愿填报调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